臺北寶林食安事件讓小吃店擔心其他米制品小吃生意受影響。圖爲示意圖,非當事店家。(蔡明亙攝)
臺北市「寶林茶室」爆食安疑雲,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,也使「炒粿條」這項小吃登上媒體版面,街頭小吃店常見的粄條、米乾等,與炒粿條同是米制品。有小吃店老闆就說,會擔心顧客不敢點粄條,之後去向廠商拿粄條時會少拿2成,而夏季也快到了,也得特別注意相關食品的保存,讓顧客安心。
桃園某小吃店謝姓老闆娘表示,這次食安問題讓大衆非常關注,該店的粄條是熱門品項,仍會擔心客人看到新聞後不敢點粄條來吃。她說,他們一早就會去向廠商買一包包當天現做的新鮮粄條,平時一天要拿近30包,但之後可能會考慮少拿2成,怕賣不完。
「夏天要特別注意!」謝姓老闆娘提到,夏季高溫即將到來,爲了讓顧客吃得安心,店家會以這次事件爲借鑑,在食品保存上多下點功夫,注意每項原料的保存,至於目前生意狀況,她則說沒有受到太大影響。
一名男性顧客則說,臺北這次事件應該是個案,不會爲所有米制品貼標籤,還是會照常點粄條吃。